保卫处2019
  •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部门概况

    • 部门简介
    • 组织架构
    • 工作职责
    • 联系方式
  • 党建工作

  • 综合治理

    • 治安安全
    • 交通安全
    • 消防安全
    • 户籍与流动人口
    • 校卫队
  • 国防教育

    • 军事理论
    • 军事训练
    • 国防动员
  • 宣传教育

  • 制度法规

  • 办事指南

  • 下载中心

  • 网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党建工作
  • 综合治理
  • 国防教育
  • 宣传教育
  • 制度法规
  • 办事指南
  • 下载中心
首页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关于印发《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12-29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审核人:郭宇飞

各部门、各单位:

为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批示指示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相关精神,进一步强化学院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工作,根据郑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郑州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岁末年初百日守护”集中宣传行动方案的通知》各项要求,开展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结合职责任务,抓好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形势特点,坚持防范、宣传、整治多管齐下,遏制犯罪高发势头,以学院师生为重点,以条线宣传和分类指导为依托,深入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整合宣传资源、拓宽宣传渠道,部门联动、紧密协作,不断增强职工生识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全力捂好学院教职工生的“钱袋子”,切实维护好教职工生的财产安全,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工作内容

充分认识当前在校学生被诈骗和充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具人”的严峻形势,从维护国家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学院各部门、各单位要联合共同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行动。

(一)深入推进校园宣传活动。落实宣传教育主体责任,担负反诈宣传教育的责任,切实加强学院教职工生的宣传防范,筑牢校园反诈阵地。建立健全反诈骗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坚决抵制不良诱惑,自觉做守法好公民。对宣传落实不到位,部门或单位人员参与诈骗、帮信活动的及时通报追责。(各部门、各单位)

(二)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多手段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广播站、LED显示屏、宣传栏等新媒介宣传阵地,发布防范虚假诈骗相关信息、最新案例和法律法规,普及防电信诈骗常识;在学院重要场所悬挂横幅、张贴海报,营造浓厚的反诈氛围,提升学院防骗知识触达率。(宣传统战部、保卫处)

(三)积极落实学院法制宣传。通过开设讲座、反诈课堂、主题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为学院师生讲解网络刷单、冒充公检法、网恋诈骗等高发诈骗案件类型;推广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和“国家反诈政务号”应用,在网站、微博和师生微信群、QQ群中开展宣传活动,提高识骗防骗意识;发动干部走访提醒教职工生露诈骗手法、传授识别技巧、提升自防能力,努力压降被骗案件。(宣传统战部、保卫处、各教学单位)

(四)加强反诈宣传队伍建设。联合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反诈骗宣传志愿者队伍,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反诈骗志愿者活动,广泛扩充反诈宣传队。邀请经验丰富的公安民警、学院老师、心理工作者对宣传队伍开展培训,提高宣传的精准度和亲和力。主动与属地公安机关对接,建立校警良性互动机制。(党委组织部、团委、学生处、保卫处、各教学单位)

(五)盯紧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宣传。紧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规律特点,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作案手段“量身定做”开展宣传防范,确保取得实效。充分发挥工会,团委等组织的作用,结合文体活动,穿插反诈宣传内容,对所属成员精准高效开展反诈宣传,筑牢反诈篱笆;对学院学生,着重宣传防范刷单返利诈骗、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虚假购物诈骗,以及买卖、出租、出借手机卡、银行卡法律风险;完善财务制度,组织会计财务人员等重点防范对象进行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预警提醒,努力预防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工会、团委、学生处、财务处)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电信与网络诈骗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进一步增强开展宣传防范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宣传防范工作作为保平安、保稳定、保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明确负责人,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行动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把各项防范任务落到实处,

(二)创新形式,注意实效。各部门、各单位要创新思路,按照通知要求制定针对性的硬核措施,综合运用警示性强、通俗易懂、教职工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策划组织特色鲜明的反诈宣传活动,在全院营造浓厚的反诈氛围。

(三)形成联动,及时沟通。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组织协调,加强横向、纵向协调联动,相互借鉴经验做法、补齐短板。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工作新格局。

(四)强化督导,纳入考核。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反诈宣传教育工作职责,严密责任链条,织密责任网络,扎实推进任务落实。对工作长期停滞,落实不力的予以通报约谈,对工作突出的优先纳入2023年度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先进个人和集体评选的重要指标。

特此通知。


附件:最新常见的诈骗方式及应对措施



2023年12月29日



附 件

最新常见的诈骗方式及应对措施


一、最新常见的八大类40种诈骗方式

(一)仿冒身份类诈骗

1、虚假网络贷款

诈骗分子制作假冒的网络贷款APP,以“低利息、高额度、不看征信”等噱头吸引受害人前来贷款,待提现时以交会员费、输错提现账号解冻费、刷流水提高征信等理由诈骗钱财。

2、冒充客服

诈骗分子非法获取受害人信息后,冒充客服拨打受害人电话,谎称快递丢失、商品问题要退赔,或者实习生失误给受害人办理了会员要取消等,诱骗受害人按照操作将钱转给骗子。 

3、冒充公检法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涉嫌诈骗、洗钱、非法出入境等违法犯罪,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诱骗受害人将钱转到“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实施诈骗。

4、冒充老师收费

诈骗分子偷偷进入家长群,复制班主任老师的头像和信息,在老师上课的时间段,以收取学杂费为由,假冒班主任在群内发二维码或者银行卡诱骗家长转账。

5、名校培训班

诈骗分子冒充在外读书的孩子,以正在上课、手机丢失为由,通过校讯通、QQ等向父母发消息,称想报名参加清华大学教授举办的培训班,再冒充老师收取培训费、器材费等实施诈骗。

6、冒充领导

诈骗分子冒充党政领导身份,添加受害人为好友,关心其工作和生活,给其受到领导器重的感觉。然后,“领导”找受害人帮忙向他人转账,制作假的转账凭证,称钱已经转给受害人,诱骗受害人往其提供的账户转账。

7、冒充老板

诈骗分子建立一个公司老板、股东群,然后将财务人员拉进群内,假装在群内谈业务,然后以货款、退款等理由,要财务人员将钱转到诈骗分子的银行账户。  

(二)利益诱惑类诈骗

8、刷单返利

诈骗分子通过朋友圈、地推、送礼品、黄色小卡片等,引诱受害人加群兼职、做任务,轻松完成点赞、关注等任务即可获得小额金钱,待受害人投入大额金钱后不能提现进行诈骗。

9、虚假投资理财

诈骗分子制作虚假的投资理财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引诱受害人到平台进行投资,刚开始获得高额收益并且可以提现,最后不能提现,或者通过平台后台控制涨跌假装将钱全部亏空。

10 、民族资产解冻

诈骗分子伪造中央、部委公文,打着国家、民族旗号,虚构精准扶贫、慈善富民等项目,声称只要交少量的钱就可以领取巨额福利,诱骗老年人投资。

11、买卖游戏装备账号

诈骗分子假称要购买受害人的游戏装备或者账号,诱骗受害人到指定的虚假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然后以账户资金被冻结、缴纳保证金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12、红包返利

诈骗分子以明星过生日、粉丝福利等为由,称只要发红包就十倍返还,诱骗未成年人进入“红包群”。开始小额红包真实返利,后续加大金额后,以联单、账户冻结、保证金等理由实施诈骗。 

(三)网络交友类诈骗

13、网恋诈骗

诈骗分子复制他人图片打造虚假社交账号,与受害人网恋,然后以资金周转、生病、生日、节日等各种理由诈骗受害人的钱财。

14、异国情缘

诈骗分子假冒外籍军官、维和士兵等身份,通过社交平台结识受害人,通过聊天与受害人建立感情后,谎称要将一笔资金交受害人保管,以寄递费、通关费等诱骗受害人转账。

15 、“杀猪盘”

诈骗分子虚构社交平台账号,通过婚恋网站、社交平台寻找单身、离异的受害人,每日嘘寒问暖迅速建立恋爱关系,以带受害人赚钱为由诱骗受害人在虚假平台上投资,最后不能提现。

16、裸聊敲诈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受害人为好友后,提出裸聊要求,并以观看直播为由诱骗受害人下载木马软件,从而获取受害人手机通讯录。获得受害人视频后,以发送视频给通讯录好友威胁受害人多次转账。

17、直播打赏

诈骗分子物色女主播在前台直播,男运营则冒充女主播和粉丝聊天,通过暧昧聊天制造温柔陷阱,以完成直播任务、PK打榜等理由诱骗受害人打赏。

(四)虚假消费类诈骗

18 、虚假购物

诈骗分子通过朋友圈发布手机、平板、口罩、药品等紧俏商品的虚假广告,诱骗受害人缴纳定金或者支付货款,最后将受害人拉黑或者拖延不发货。

19 、虚假招嫖

诈骗分子通过互联网或线下小卡片发布招嫖信息,并且通过修改手机定位显示在受害人周边位置,然后以会员费、打车费、保证金等理由诱骗受害人一次次转账。

20、海外代购

诈骗分子通过朋友圈发布海外代购广告,诱骗受害人购买海外商品,然后以商品被海关扣留需要开箱查验费、补缴税款、保证金等理由诈骗钱财。

21、虚假采购

诈骗分子冒充军队、武警、消防部队工作人员或者学校老师等,打电话给商户假称要购买物资或者订餐,其中一些物资或食材指定到某处购买,需要由商户先垫付资金,诱骗商户将钱款转到骗子账户。  

22、“卖茶女”

诈骗分子虚构一个“美女”的社交平台账号,添加男性好友聊天,逐步透露家中爷爷种茶、炒茶,然后假称爷爷生病、茶叶滞销,勾起男性的保护欲,高价购买劣质茶叶。

(五)钓鱼类诈骗

23 、 ETC升级

诈骗分子冒充“ETC中心”“高速管理中心”“交管12123”等官方,给车主发送短信,称其ETC过期,需要重新认证或者升级,引导其点击短信内的诈骗链接,填写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实施盗刷。

24、机票退改签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飞机乘客购票信息后,发短信给乘客,称航班因机械故障、天气等原因需要退改签,并可以领取补偿,诱骗受害人点击链接填写银行卡支付信息进行盗刷。

25 、 医保卡、社保卡升级

诈骗分子向受害人发送短信,称其医保卡或者社保卡已经停用,需要完善信息重新激活,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打开一个仿冒“国家医疗保障局”或者“人社局”的网页,填写银行卡支付信息进行盗刷。

26、中奖诈骗

诈骗分子在网上广发广告引诱受害人抽奖,受害人轻松获奖,奖品丰厚,但是领奖先要进行公证、缴税等,诱骗受害人转账。 

27、领取工资补贴

诈骗分子入侵企业邮箱,向企业员工发送邮件,通知员工限时领取工资补贴,诱导员工点击邮件中的链接,填写银行卡号、取款密码、验证码进行盗刷。  

28、领取游戏皮肤、装备

诈骗分子在游戏中发布广告,称可以免费领取皮肤或装备,引诱未成年学生添加好友,然后声称其父母涉嫌犯罪为由恐吓,诱骗受害人使用父母手机向骗子转账。

(六)维权类诈骗

29 、P2P回款

诈骗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公告,或者非法获取受害人投资P2P的信息,声称之前投资暴雷的P2P可以清退回款了,然后以缴税、刷流水对冲、账户冻结等理由诱骗受害人转账。

30、培训机构退费

诈骗分子冒充网络培训机构,向受害人发送退费信息,引诱受害人下载涉诈APP,然后以投资返利、认购国债等方式进行“退费”,等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后不能提现。

31 、网警维权

诈骗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国家反诈中心”“反诈骗中心”的虚假诈骗网站、QQ号码,引诱被骗的受害人前去“报案”,然后声称受害人的银行账户不安全,要受害人将钱转到“安全账户”,或者称已经帮受害人追回钱款,要受害人转钱进去解冻账号,从而实施诈骗。

32、律师维权

诈骗分子制作虚假的律师事务所的网站,诱骗被骗的受害人点击进去维权,然后以建档费、被骗资金追回需要激活等理由诱骗受害人转账。  

33、黑客维权

诈骗分子冒充黑客发布QQ号,引诱被骗的受害人前来求助,然后假称已经帮助追回被骗款,但先要交纳10%的手续费、技术破解服务费等,诱骗受害人转账。

(七)征信类诈骗

34 、冒充京东客服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京东客服拨打受害人电话,称需要关闭其京东金条(白条)业务,否则会影响征信。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共享手机屏幕,以“保护账户资金安全”“审查账户资金”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

35、 注销校园贷

诈骗分子获取大学毕业生学籍信息,冒充网贷平台客服拨打受害人电话,谎称根据国家政策,需注销校园贷,然后以资金核查、确认本人操作为由,诱骗受害人贷款并将钱转到“认证对接账户”“安全账户”。

(八)其他诈骗

36 、冒充好友借款

诈骗分子利用其他渠道骗取受害人语音说“是我是我”,然后盗取受害人微信,向其好友借钱,并将“是我是我”的语音发给好友,打消好友的疑虑,从而实施诈骗。

37、虚假绑架

诈骗分子先用冒充公检法等手段语言控制在国外留学的学生,然后打电话给学生父母,假称学生被绑架,并发来剪辑拼接的虚假绑架视频,威胁恐吓父母转账。

38 、虚假招聘

诈骗分子冒充中介机构发布招聘广告,诱骗受害人前来应聘,再以体检费、办证费、培训费等理由让受害人交钱,甚至骗其贷款。

39、手工活诈骗

诈骗分子在网上发布手工活回收的广告,诱骗受害人网上签订合同,购买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回去组装。组装完成交货时,却鉴定产品不合格,不予回收,从而实施诈骗。

40、兼职诈骗

诈骗分子制作虚假的兼职平台,引诱大学生、宝妈等群体兼职做任务,发布的任务为注册社交平台账号、提供银行卡进行转账等内容。这些账号和银行卡被诈骗分子用来诈骗,受害人无意中成了骗子的帮凶,可能涉嫌“帮信罪”。

二、防诈技巧和应对措施

(一)防诈技巧

1、拒接或及时挂掉谈及转账至“安全账户”、索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话题的陌生来电;

2、对自称公、检、法监察等系统要求配合工作的来电,通过拨打110寻求属地警方协助验证情况真伪;

3、对微信、短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中熟人要求转账和汇款的,要合适、交叉验证后再决定是否转账;

4、不可轻信报称家人出事的来电或短信,可立即拨打亲友电话或110报警电话请求协助核实情况;

5、不扫描来路不明、用途不清的二维码,不点击各类手机短信和彩信、互联网发来的可疑链接,防止所用设备中病毒;

6、对于各类网络红包,不要轻易点击,严防犯罪分子利用红包形象挂用木马程序盗取钱财;

7、不轻信淘宝刷单、兼职提成、不用学习直接拿学历学位、代办高额信用卡等广告,记住“天上不会掉馅儿饼”的真理;

8、洁身自好,远离赌博、色情、非法物品交易等网站,防止遭受木马病毒攻击,造成财物损失;

9、不随意外传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

10、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不核实清楚身份,坚决不转账。

(二)遇到诈骗后的应急措施

1、第一时间自救,看对方账户是哪家银行,通过该行网银、电话银行等,对嫌疑人银行卡采取输多次错误密码、口头挂失等方式阻断嫌疑人取款,时间一般为24小时;

2、及时报警收集被骗过程的汇款凭证、通话记录等相关信息,及时拨打110报警。



上一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24年寒假春节安全温馨提醒
下一条:保卫处1月1日—1月31日值班表

【关闭】

版权所有:河南体育学院保卫处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银河街2号 豫ICP备09013546号

建议使用IE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

办公电话:0371-63632110 联系人: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