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发布最新12起电信诈骗典型案例,这些操作瞬间掏空你的钱包!
李先生在微信公众号阅读投资理财类文章后,扫码加入名为“投资-特训营”的群聊,并通过群内指引添加了自称“基金经理”的客服人员。该客服发送安装包要求李先生下载了指定的投资平台软件,并以“股票推荐”的名义诱导李先生向平台转账充值。初期账户持续显示盈利,面对账户余额不断增长,李先生放松警惕持续追加资金投入。数日后,该投资平台突然无法登录,客服人员也将其拉黑,李先生才发现被骗,最终造成82万元损失。
6月17日,家住沈家营街道某社区的受害人,通过其网店认识某校采购部“李主任”。李主任向受害人透露学校需采购一批床垫,自己想赚些差价但不合规,如对方愿意代为操作可分其“好处费”。受害人听后有所心动,遂通过指定QQ添加“供应商”好友。商议好价格后,“李主任”表示已将货款转至受害人账户,显示延迟到账,但当受害人垫资给供货商后发现“李主任”失联,这才意识被骗,共计损失10000元。
6月19日,淇滨区金山街道居民牛某报警遭遇电信诈骗。牛某通过BOSS直聘寻找兼职,被引流至抖音添加“客服”。对方以“淘宝刷好评”为名,诱导其操作“企业代付”任务领取奖励。牛某按指示操作支付宝代付电话费时,因失误触发免密支付扣款。联系对方后,被要求下载某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对方谎称其“银行卡流水不足”,诱导其通过得物APP贷款,并扫描提供的“数字银行”二维码进行转账。当对方继续要求转账是,牛某察觉被骗,共计损失3700元。
近日,一男子接到声称是“某银行工作人员”来电咨询是否需要大额贷款,因家中建房有资金需求,男子根据对方要求拍摄身份证、银行卡发送到指定的邮箱,收到了一份所谓的“合同”,并被告知贷款需先缴纳20%的保证金才能放款。该男子转账给对方,但银行迟迟未放款,男子到银行询问才察觉自己被诈骗,共计损失14万元。
2025年5月,甲先生在家中创作抖音短视频,看到自己作品里有一个抖音名为“王虹妤”的人评论了他,甲先生点开主页查看,点击了一个公开群的窗口后就自动加入了“仙童娱乐”抖音群,“客服”称打赏可以返现,打赏30元返还40元,打赏200元返现240元。随后对方给甲先生发了二维码,于是甲先生就用微信扫码付款打赏,第一次打赏30元,提现成功40元,第二次打赏200元,提现成功240元。甲先生加大打赏金额后却显示提现失败,“客服”以修复为由多次要求甲先生转账修复数据,转账几次后仍然无法提现,甲先生才意识到被骗,甲先生共计被骗98000余元。
某高校研三学生小王正在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发表焦虑不已,她想到了之前了解过的一个期刊网站,便从浏览器搜索点击了该网站。看到该网站页面设计专业、栏目齐全,与小王之前了解到的期刊信息高度吻合,于是并未对网址本身进行核实,直接点击“在线投稿”链接,提交了个人信息和论文稿件。两天后,一位自称是“某期刊编辑部老师”的陌生QQ号主动添加她为好友,称其文章并未过审,但在另一本期刊被录用了,让小王缴纳3000元的“版面费”,即可加急发刊。小王面对发刊压力,在其话术的迷惑下交了钱,直到从知网点进真正的期刊官方网站,才发现被骗,原期刊编辑部从未与她联系。
6月16日,清水河街道的张某报警称,自己被一个陌生号码诈骗了。据了解,张某在家里面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张某有一笔保险要到期了,以帮张某取消保险保费为由,要张某按照其要求操作手机,之后发现银行卡的钱被扣了25000元,发觉被骗后报警。
近日,受害人马某下载了一款韩文APP,客服以“约炮需完成三次认证”为由,诱导其充值。前两次小额返现后,马某放松警惕,但后续以“操作失误需修复数据”为由,被要求多次线下送现金“充值”。直到被索要6万元时,马某才惊觉被骗,累计损失14万元。
2025年4月20日,受害人蔡某某(女,65岁,洪湖市新堤街道居民)在家休息时,接到自称荆州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她涉嫌经济案件,诈骗款在其银行卡上,要将她移交上海警方处理。蔡某某忙辩称卡里没诈骗款,却轻信对方,将银行卡、社保卡、存折拍照发送,还告知了短信验证码,致使卡内资金被转走。5月6日,对方又联系她,要求取现后邮寄到指定地址,蔡某某最终共计损失90000元。
上一条:这20个防诈关键词需牢记
下一条:今日夏至 | 炎炎夏日到,消防安全莫相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