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处2019
  •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部门概况

    • 部门简介
    • 组织架构
    • 工作职责
    • 联系方式
  • 党建工作

  • 综合治理

    • 治安安全
    • 交通安全
    • 消防安全
    • 户籍与流动人口
    • 校卫队
  • 国防教育

    • 军事理论
    • 军事训练
    • 国防动员
  • 宣传教育

  • 制度法规

  • 办事指南

  • 下载中心

  • 网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党建工作
  • 综合治理
  • 国防教育
  • 宣传教育
  • 制度法规
  • 办事指南
  • 下载中心
首页  网站首页 / 宣传教育 / 正文

防溺水!防溺水!防溺水!

发布日期:2025-06-09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审核人:郭宇飞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请师生家长和我们一起  
  重温防溺水安全知识  
↓↓↓
undefined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

即使是熟悉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

安全意识淡薄, 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          

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1

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2

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3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预防溺水
“六不准”“四不要”
一定要牢记
↓↓↓

防溺水“六不准”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1

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2

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3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

4

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很多人对溺水存在认知误区!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  
溺水后都会大声呼救吗?  
有游泳圈就一定安全吗?  
关于溺水,这九个真相请掌握!  
↓↓↓  



上一条:防溺水安全教育篇,请收藏!
下一条:冒充客服诈骗的新套路

【关闭】

版权所有:河南体育学院保卫处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银河街2号 豫ICP备09013546号

建议使用IE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

办公电话:0371-63632110 联系人: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