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骗术
发布日期:2012-05-22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审核人:郭宇飞
(一)校园骗术种种:
1.以假证件(学生证)作抵押,骗取你的现金。
2.以假手机骗取手机或现金。行骗者一般会以手机没电而又急需用机为由留下假手机抵押,“借走”学生的手机;或以急需用钱为由,留下假手机作抵押,“借走”学生的现金。
3.从学生银行卡套走现金。以身上的钱用完又急需家人汇款而借用学生银行卡的帐号转帐为由,套取学生的银行帐号和密码后,转走学生卡上的现金。
4.以某种“遇难”为由,骗取学生的钱财,一般以被偷、抢、骗等原因为借口,博取学生的同情,留下假联系地址或假证件而向学生借“饭钱”或“路费”。
5.将废旧手机或手提电脑重新包装后,向学生兜售,骗取学生的财物。
6.伪装身份,骗取钱财。谎称自己为名人或干部亲属,有门路有能力办事,引诱学生上当受骗。
7.无中生有,勒索钱物。犯罪分子往往结伙突然无中生有诈称人身曾被你伤害或财物损毁,要你赔偿并威胁你的人身安全。
8.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以帮助办理出国手续、介绍工作、买紧俏商品等手法作诱饵行骗。
9.以学校某部门或某人要求、推荐购买为名,诱骗学生购买某种商品牟利。
10.手机短信诈骗.以制造中奖假象,急需汇款等信息或误导机主复短信电话而掉进高额话费的“电话陷阱”。
11.取款机前贴“告示”,引导操作,骗钱财。
12.“星探公司”以拍广告、做明星有高额回报等做诱饵,专骗女大学生的钱财。
13.以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为由诈骗学生钱财。
14.以给学生介绍工作为名,许以有高额利润做诱饵,采取“洗脑”诱骗、限制人身自由、甚至威胁等手段,进行非法传销,诈骗学生的钱财 。
【关闭】